反流性食管炎——本来不该有的病!
2015-11-20 来自: 济南亿品康龙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731
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。通常情况下,胃酸是不会反流到食道的,食道下半段有一处高压区,可阻挡胃酸向食道反流。如果贲门因故变松,高压区的压力下降甚至消失,食道下端括约肌的“闸门”很容易“失灵”,胃内容物就会倒流进入食道。富含大量胃酸、、的食物,易造成食道黏膜损伤,引起炎症、糜烂甚至溃疡,从而形成反流性食道炎。
本病可单独存在,也可与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或食道癌等病并存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以中老年人常见,男女差别不大。主要表现为泛酸、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感或灼痛、吞咽不利等。本病属中医“胸痛”、“胃痛”范畴,中医以辨证论治,分型治疗。
1、肝气犯胃型
主要表现为泛酸、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,胀满作痛,脘痛连胁,嗳气频繁,吞咽不利,大便不畅,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,舌苔薄白,脉弦。治则以疏肝理气,和胃降逆。
2、肝胃郁热型
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,疼痛,痛势急迫,烦燥易怒,泛酸嘈杂,口干口苦,大便干结、舌红苔黄,脉弦或数。治以疏肝清热、和胃降逆治法。
3、脾虚气滞型
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、胃脘胀满、食欲减退、反酸或泛吐清水、大便不调等。
4、气虚血瘀型
症见吞咽困难、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、疼痛,痛有定处而拒按,痛为针刺或刀割,舌质紫暗,或舌边有瘀点,脉涩。治以益气养阴、化瘀散结、理气止痛。
5、脾胃虚寒型
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,疼痛隐隐,吐清水,喜暖喜按,纳食减少,神疲乏力,甚者手足不温,大便溏薄,舌质淡,脉软弱。治以温中健脾。
6、脾胃阴虚型
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,疼痛隐隐,口干咽燥,或口渴,大便干燥,舌红少津,脉多弦细。治以养阴益胃。
7、脾虚胃热型
症见剑突下灼热、胃脘隐痛胀闷、纳呆、反酸、欲吐清水、嗳气等。治以健脾益气、清胃降逆。
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自我保健
1.饮食:注意少量多餐,吃低脂饮食,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。相反,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,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。
2.体重:超重者宜减肥。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,可促进胃液反流,特别是平卧位尤甚,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。
3.卧位:床头垫高15~20cm,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。
4.改变不良睡姿: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,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,胃内压力随之增加,使胃液逆流而上。
5.生活习惯: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,如过度弯腰、穿紧身衣裤、扎紧腰带等。
6.忌酒戒烟: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,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,使其处于松弛状态,加重反流,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,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,降低机体抵抗力,使炎症难以恢复。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,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,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,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。
龙马辐射治疗器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,疗法,有效,无副作用!
治疗目的:主要“破损”括约肌细胞,改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,减少反流,减轻胃内或腹内压力。使用辐射疗法,用在足阳明胃经部分俞穴,通过健脾益胃,可以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。
治疗方法:取膏肓、中脘、阳陵泉穴。每穴每次30-40分钟,每天4-6次。
免责声明: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!